|
老中医说:高血脂最怕这些中草药,常吃降三高,效果非常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高脂血症的发作率呈分明上升趋势。高脂血症又是引发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肥胖症等疾病的重要起因,因此降血脂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治疗高脂血症,西药的疗效比较显着,但西药在降脂的伴随,可导致血糖升高、恶心、腹胀、腹泻及肝功能损害等不好的反响。近年发现不少中药也有较好的降脂作用,且不好的反响较少。 在中医上,治疗高血脂的中草药有很多种,分为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下面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药材。 有降脂作用的单味中药 近年来研究发现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约90余种,其中以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有山楂、忍冬、何首乌、柴胡、川芎、当归、荷叶、党参、人参、灵芝、刺五加叶、怀牛膝、蒲黄、沙棘、陈皮、半夏、漏芦、淡竹叶等; 降甘油三酯为主的中药有甘草、刺五加叶、黄连、黄芩等;伴随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中药有大黄、决明子、葛根、桑寄生、姜黄、人参、绞股蓝、枸杞、女贞子、虫草、月见草、三七、银杏叶、虎杖、马齿苋、大蒜、茶叶、水蛭、熊胆、木耳等。其降脂作用以降血清胆固醇居多,其功效多属补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及消食、除痰、利水等。 有降脂作用的复方中药 中药常以多味药物组成复方,共达治病功能,降脂中药也是如此,多味药物组成的复方,对降血脂有很好的疗效。近年经临床应用发现一批具有中草药配制而成的降脂茶,比如忍冬淡竹茶。 它由金银花、淡竹叶、薄荷、茯苓、甘草、栀子配伍制成。淡竹叶,性味甘淡,入肝、肾、膀胱经,养心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瘀的功效,用于治疗高血脂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淡竹叶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多糖及其它有效成分,如酚酸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萜类内酯、特种氨基酸和活性肤、锰、锌、硒等微量元素。淡竹叶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和血胆固醇的作用。 忍冬,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体外实验表明,金银花能减少肠内胆固醇吸收,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配伍茯苓败毒抗癌。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薏苡仁健脾去湿,与杏仁、薄荷甘草配伍炮制后,滋阴生津,能够安全有效的降低体内血脂含量。因此,它有“最佳降脂茶饮”之称。 高血脂属于慢性病,治疗慢性病贵在坚持。同时,服用中药降血脂多需较长时间服药,在服药期间还要配合膳食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