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侧记第十二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日前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开幕。目前全国唯一以中药材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三角地区交易面积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浙八味”药材城都在磐安。“磐安中药材产业发展不仅关系到浙江省中药产业的兴衰,也影响着全国道地药材的供应量和上市药材质量。“千年药都”磐安也因此成为中国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此次活动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金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磐安县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承办。国内医药专家、医药企业和经销商、投资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相关协会组织、农场代表、农户和媒体近500多人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也反映出各界对首部《中医药法》正式施行一年多以来,对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充满期盼、更是对未来高质量发展中药产业凝心聚力。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数据显示,1996年至2016年二十年间,中药产业的增长达36倍之多。其中,中药饮片的规模20年间增长了416倍。但随着中医毁于“中药”的声音不断,中药材生产的供给侧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中药材供过于求和供需错位现象日趋严重。针对“散、乱、差”这一问题,如何在中医药产业品种、品质、品牌间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磐安的实践能够给出更多的启示。 “高度”释放生态活力,深度挖掘文化潜力 磐安境内大小山峰5200座,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底子薄、基础差,各方面制约因素很多,1983年复县时是全省头号贫困县。但磐安县委县政府并没有走“先污后治”的老路。从“生态富县”提出到“生态立县”发展战略35年、从“绿色崛起”到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3年6月12日、2006年6月14日曾先后两次深入磐安调研。磐安县委书记傅显明表示,15年来,磐安县委县政府牢记总书记殷切期望和谆谆教导,始终围绕‘中药材产业是生态富县、富民的重要依托’这个核心不动摇。这种思路一直在延续和坚守,换来的不仅是大盘山美丽丰盈。更为磐安绿色发展、中药产业后发崛起提供了遵循、坚定了方向。 目前磐安全县中药材从业人员6.1万人,占总人口的32.4%,除本地种植外,磐安还通过外出种药、技术转移和市场带动,在东阳、永康、仙居、缙云、新昌等地区及江西、河南等省外发展浙产中药材,其中在本省种植就达30万亩,占浙江省中药材总面积的近50%。“磐五味”产量约占全国20-60%以上,其中淅贝母销往全国及海外约占国内总产量80%。“铁皮石斛、三叶青、灵芝等新“磐五味”规模也正稳步扩大。作为首要的富民产业,磐安中药材总产值5.23亿元,全县农民近1/3收入来自中药材。 依托“浙中盆景、天然氧吧"优势,“磐”活山水资源、释放“磐药”“原味”。以“浙八味”中药材市场为引擎,磐安16年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药博会”,同时,实现了健康养生、旅游休闲、体育赛事、产业合作等深度融合。“互联网+中药产业+生态旅游+”大健康产业“复合配方”,产生了”独特疗效”。“江南药镇”特色产业占比2017年度已达83%。2015年6月,“江南药镇”作为浙江省唯一以中药历史经典产业为依托被列入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之一。次年,成为国家住建部向全国推荐的浙江省10个特色小镇;目前,磐安中药材产业被评为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新渥中药材特色农业强镇通过了首批省特色农业强镇创建验收,“江南药镇”已连续两年成为金华市唯一获评省级考核优秀的特色小镇,并成功入围浙江省20个示范小镇候选名单。 据史料记载:磐安药材宋代已贩运宁、绍商埠转外销,其中玉竹等列为贡品,元朝进贡淡竹叶、乌药等。享誉海内外的磐安玉山古茶场清代“奉谕禁白术洋价称头碑”为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关于规范中药材市场交易的实物史料。为了更好的追根溯源、古为今用。如今,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萧统文化广场”正式启用,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中医药养生园、名医馆等65个中医药特色项目在江南药镇相继启动,磐五味”生产加工技艺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民间中医协会成立,权威发布了浙江省首个16道道地药膳制作标准、先后收集各类民间偏方300个。 痛点西医“治理”,难点中医“调理” “药材好,药才好”。规范中药材种植标准,磐安早在2010年就在全国率先开展禁止滥用硫磺熏蒸浙贝母专项整治,建成集中无硫加工点68个,浙贝母无硫率达95%。为创建全国创建无流磺市场奠定基础;同时全县建立并开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22个,建成“浙八味”特产市场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为药农、药商提供免费检测服务;针对中药材行业的痛点,磐安重点实施”互联网+质量监管”。通过利用RFID、二维码及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这里销售的药材,只需扫一扫产品二维码,就可以在移动端轻松了解药材种植、采收、加工、仓储、运输等各环节产品信息,一目了然、一键溯源;坚守生态种植、“厚植”道地。江南药镇依托浙江省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大盘山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基地,以GAP标准规范建成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00亩、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10000亩。同时,针对近年来中药材受市场行情波动、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如何让“磐五味”品种生产规健康模稳定增长?如何破解中药产业发展困境?在今年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中,磐安将振兴“磐五味”作为攻坚重点,而振兴的关键是“磐”活土地资源。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政府统一盘整零散荒地、荒芜药田,并由政府统一规划、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GAP标准规范“磐五味”道地药材种植,以此达到规范、规模化生产,提高效益,促进药农增收。根据规划,2500多亩山地将完成流转,并将统一种植“磐五味”。 “软硬兼施”,监管与服务并举。早在2002年,磐安县率先设立“365办事窗口”,发展到2007年更名为“磐安县365行政服务中心”。综合了各部门在一个办事大厅,提早践行了“最多跑一次”。为了更好为药企药农开专项服务平台,该县又延伸推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当前,磐安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真正让干部多谋路,让党员多开路,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零跑腿。同时,搭建便民服务平台。成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党员老娘舅”工作室、党员“红色驿站”,党员“一带三”活动等,为群众提供征迁政策咨询、矛盾纠纷调解、消费维权等。做到真正为企业和经营户“磐”算,让企业和经营户“安”心。 “亲”“清”政商关系,良好的营商环境,凝聚江南药镇,使“浙八味市场无假货”,犹如全国驰名商标“磐五味”——在国内药材市场已成为一张金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从双峰乡羊氏“好家风”登上了中纪委官方网站的首页,到“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90后车主“拦道”礼让老人过马路成国人暖心“网红”,再到363个行政村“红黑榜”全覆盖……近年来,磐安从“国字号”“好家风”、到“好市民”、再到“好村民”……扬正气、树正风。道德素质的全面激活,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从而在磐安实现筑牢药材品质的基石。 磐安为着力解决中药产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本着统筹兼顾、内外兼修的原则,精准施策。建筑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的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全面运行。该“综合体”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所协同、协会参与”的创新运行机制,为企业、药农提供“互联网+政策、技术、资金、仓储”等二十多项一站式综合服务。可有效让中药产产业上下游能够“零成本、零距离、零时差”共享信息,让中药材流通实现“一键信息、一键交易、一键融资、一键溯源”等保障。“提高创新综合服务能力,延伸中药产业链,打响'磐五味'金字招牌,形成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四链一体',要尽磐安绵薄之力,托举中药产业蓬勃之势。”磐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新城区党工委书记熊伟威说。 凝聚八方“合力”,“磐”活一方“动力” “磐”古新天地,“安”得八方来!为了“磐”活新思维,磐安确立了“1+3+3”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建成了省中医药研究院磐安分院、省中药材研究所磐安分所、浙江理工大学磐安现代中药创新研究院,“国千”专家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中科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端要素不断集聚,创新动力持续增强。种药材规范种植、生物提取技术等关键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同时,康恩贝、天士力、一方制药、大晟药业、长生老号、俞同春等67家中药制药龙头企业先后落地并投产,“江南药镇”产业集群渐露峥嵘。 “感动、振奋……!”这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主任、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国家重大专项首席专家郭兰萍研究员此次磐安之行说的最多的两个词,郭兰萍表示,在中药产业发展方面,磐安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坚持生态种植是中医药发展必由之路,同时进一步规范生态种植的技术,重视打造道地药材品牌,有了品牌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康恩贝浙产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在江南药镇投资8000多万元,对购置的厂房进行浙产药材“共享仓库”、“共享车间”和检测中心等功能性改建。公司总经理姚德中介绍说,“高铁经济”是公司选择在磐安落地的重要因素。当前的江南药镇直通诸永高速、横店通用机场,不久的将来,杭温高铁、金台铁路从“浙江之心——”“江南药镇”两翼“起飞”,从江南药镇出发驾车前往杭温、金台出入口分别仅仅耗时5分钟至20分钟左右、从磐安出发前往杭州、温州只需30分钟,磐安将成为实至名归的浙产药材集散中心,真正实现有质量保障的仓储式现货交易。 傅显明指出,高铁的开通必将为县域内许多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助推器,为“药、医、养、游”产业腾飞插上了翅膀、更为磐安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持续新动力。同时,磐安从此将迈入“三大都市区”1小时高铁交通圈,融入了长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通道。 在本次药博会项目签约现场,提及“国药文化城”、项目框架协议金额达20亿元、集“康养、文化、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型康养示范城。“我这么一把年纪了,到磐安来“撮冷糊”(浙江义乌一带方言“搞砸了”的意思)是不行的!”国内知名企业家、雪峰集团董事局主席童四鹤说,他的投资遍及海外,但是在这一年接触下来,让他始终感动和难忘的是磐安县政府自上而下的那份真诚,还有这里纯朴的民风、浓厚的历史文化,就像这里生态环境一样让人感到清心、舒心、安心。据悉,本届药博会共签订33个项目,其中战略合作项目6个,投资项目21个,投资额83.79亿元,达成投资意向项目6个,签约额76亿元。 据磐安县政府介绍,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县政府编制了《磐安中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通过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延链、补链、强链“三链合建”,人才、资金、技术“三轮驱动”,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三化并行”,规划到2025年,将磐安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现代特色中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中药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00亿元以上。 |